韩国首座不设实物文物、完全由数字内容构成的博物馆。
‣传统文化内容博物馆是韩国首个不以实物展品为核心、完全由数字内容(数字化文物)构成的博物馆。借助被誉为“下一代增长引擎”的CT技术手段,传统文化被赋予现代诠释,使观众得以感知传统展柜、展签或图像所无法呈现的价值观、生活方式与文化原理,从而实现可视、可感、可体验的深层文化理解。
通过RFID(无线射频识别)卡片,实现面向观众的个性化服务,构建起涵盖展览、观览与导览于一体的定制化参观系统。借此突破“实物观览”的传统模式,更深入展现传统文化与精神内核的体验路径,打造出一个既“承载故事”、又不断“生成新故事”的博物馆空间,确立了新时代数字博物馆展示的新标准。馆内设有多种互动体验项目,观众可在沉浸式环境中深入了解安东的历史与传统文化。“点击老声音”展区中,可聆听传统民谣、送葬吟唱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安东方言;“虚拟文物体验展”以虚拟现实方式再现陶山书院、太师庙与河回村文物阁中的藏品;“童声古故事”则通过语音互动,生动讲述安东地区广为流流传的传说、神话与民间故事;“科举挑战游戏”对传统“升官图”游艺进行现代化重构,融入《千字文》《童蒙先习》《小学》及《四书三经》等经典教育内容,打造出寓教于乐的家庭互动空间;在“文物雕版阁”中,观众可通过数字技术体验从陶山书院藏版阁与太师庙文物中提取的130种传统图纹雕版拓片;“河回假面舞UCC”则融合表演与创作,让参与者不仅可以学习传统面具舞,还能亲自拍摄制作。特别是在4D立体影像馆中,观众可沉浸式观看后三国时代王建与甄萱在安东地区爆发的“古昌之战”;已故作家权正生先生笔下展现无条件母爱的作品《野鸡妈妈》;以及讲述450年前哀婉夫妻情感的作品《麻鞋》。通过这些富有情感与历史厚度的影像内容,观众得以体会韩国民族精神与安东地域文化,因而广受关注。